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 常發生於 55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淋巴球癌化導致異常增生,可分為 B 細胞型及 T 細胞型,以 B 細胞型較常見。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是無意間抽血被發現淋巴球增生,部分病人因貧血症狀或淋巴結腫大而就醫。
治療方針
由於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多數為老年人且疾病進程緩慢,若進行治療可能會引起不適或不良反應。因此,對有可能長期存活或無症狀的早期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人,可採持續「觀察」的方式,不一定要立即治療。當症狀慢慢出現後,再考慮給予藥物治療,其目標主要是改善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但針對特殊基因染色體變化的高危險族群,醫師也可能會採取積極的治療方式。
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檢測出「第 17 對染色體」缺失或是TP53基因突變,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 BCL-2 標靶抑制劑或 BTK 標靶抑制劑,預估約有八成的治療反應率及降低復發或疾病惡化機會。
請依您的族群選擇
第一線治療常見的方式如下,請點選了解
-
臨床試驗
參與臨床試驗,病人有機會接觸到最新、尚未上市的試驗藥物,這也是值得與主治醫師討論的潛在治療選項之一。在國內執行的臨床試驗需通過多層嚴謹的審核程序,方可啟動並招募受試者;在試驗進行期間,所有醫療措施均受到由專家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與監測單位嚴密監控。此外,部分試驗用藥已在國外獲准上市,具備一定的臨床使用經驗,病人須充分了解加入試驗的優缺點、但無需過度擔憂其安全性。
-
標靶治療
針對血癌細胞表面抗原的表現,或是有特殊的融合蛋白,而設計的藥物,稱之為標靶治療。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小分子抑制劑;第二類是單株抗體或雙特異性抗體。
治療藥物 (點選藥物名稱可觀看更多資訊喔)國內藥物使用的先後順序與健保給付條款有關,每位病人的狀況不盡相同,可與您的醫護團隊多加討論,以打造個別化的治療計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