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 好發於 10 歲以下兒童,但在成人中,也有一定的發生率,約佔所有白血病的 11%。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因淋巴性芽細胞停止分化及異常增生而引起,以細胞特性,可區分為 B 細胞與 T 細胞兩大類型。症狀上常出現貧血、出血、感染,有時也會合併淋巴腺腫大及肝脾腫大,甚至侵犯中樞神經系統。T 細胞型有時會以縱膈腔腫瘤來表現。
治療方針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診斷後,大部分病人會先進行「誘導性治療」,待疾病達完全緩解後,則給予「鞏固性治療」;通常會有 4~8 個月的期間,需時常住院治療。之後,若能繼續維持完全緩解,再進行「維持性治療」,需時 2~3 年,大部分病人可以在門診做維持性治療;目前已有充分證據顯示,給予病人鞏固性治療和維持性治療,可減少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復發。
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中,約有 20~30 % 的人會帶有費城染色體。「費城染色體」是由兩位來自費城的科學家發現,第 9 對與第 22 對染色體發生轉位;這個染色體轉為,會造成第 9 對染色體的 ABL1 基因接到第 22 對染色體上的 BCR 基因,最後轉錄轉譯出 BCR-ABL1 的融合蛋白,進而造成血液疾病。最早是在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人身上發現,後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病人亦觀察到此特殊的染色體轉位。帶有費城染色體的病人,對於酪胺酸激酶抑制劑(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效果良好;因此,在治療過程中,會合併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及相關化學治療。
對於復發的病人,近年來也有新型的單株抗體藥物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可選擇,以提高疾病控制及延長存活。
此外,骨髓移植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若病人在初診斷時,帶有某些危險因子(即高復發率因子)、對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的效果不佳、或是曾經復發過,會需要考慮接受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移植或周邊血液造血幹細胞移植),才有機會治癒。
請依您的族群選擇
第一線治療常見的方式如下,請點選了解
-
化學治療
注射化療藥物,經由血液循環至全身,殺死癌化血球細胞,是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療方式。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以過去的經驗已知,單獨一兩種化學藥物的使用、或單用類固醇,治療效果不佳也不持久。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處方皆為多種化學治療藥物交替之組合。
治療藥物 (點選藥物名稱可觀看更多資訊喔) L-asparaginase (樂拿舒) Leunase Cyclophosphamide (癌德星, 癌得星) Endoxan Cytarabine (賽德薩) Cytosar、Ara-C Daunorubicin (唐黴素) Daunoblastina Doxorubicin (艾黴素) Adriamycin (小紅莓) Etoposide (滅必治、癌妥滅) Vepeside, Fytosid Mercaptopurine (美克多能) 6MP Methotrexate (盈壽求得, 滅殺除癌錠) MTX (小黃莓) Vincristine (文克斯汀) Oncovin Fludarabine (福達樂) Fludara Prednisolone (類固醇) Dexamethasone (力克爽, 類固醇) Methylprednisolone (命得生、美蒂舒) Medason, Meticort (類固醇)國內藥物使用的先後順序與健保給付條款有關,每位病人的狀況不盡相同,可與您的醫護團隊多加討論,以打造個別化的治療計畫喔!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透過高劑量化學治療或加上全身放射線治療,清空骨髓造血細胞,再把含有捐贈者「造血幹細胞」的正常骨髓或周邊血液,像輸血一樣輸給病人,來重建造血系統及免疫功能。 了解更多
-
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常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在初診段時,會做腰椎穿刺檢查腦脊髓液裡,是否有血癌細胞的存在。若血癌細胞沒有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會給予病人預防性的「腦部放射線治療」或/和「脊髓腔內化學治療」,以減少中樞神經復發的機會;若血癌細胞有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則給予治療性地「腦部放射線治療」或/和「脊髓腔內化學治療」,以治療中樞神經侵犯。
-
支持性緩和治療
針對癌症相關症狀及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做處置,以減少不舒服及併發症,維持生活品質; 包含輸血、注射血球生長激素、感染防護原則、口腔照護等。
-
臨床試驗
加入臨床試驗有機會使用到最新、未上市的試驗藥物,也是您可以與醫師討論的治療選項之一。國內的臨床試驗,必須經過多層審核通過才能開始收案執行,在試驗期間的一切醫療措施,都會受到由專家學者組成的研究組織體系嚴密監測,且有些試驗用藥已在國外上市,不需過度擔心對人體的安全性。